阿房宫赋原文:唐代诗人杜牧的经典之作解析
引言
《阿房宫赋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其中一个,篇幅虽短,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。通过对这一作品的深入解读,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其精湛的艺术语言,还能窥见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奢华与腐朽。本篇文章将为无论兄弟们提供《阿房宫赋》的原文及其背景分析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这部经典之作。
阿房宫赋原文
阿房宫赋
唐 · 杜牧
六王毕,四海一;
蜀山兀,阿房出。
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。
骊山北构而西折,
直走咸阳。
二川溶溶,流入宫墙。
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;
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;
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
盘盘焉,囷囷焉,
蜂房水涡,矗不知其几千万落!
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?
复道行空,不霁何虹?
高低冥迷,不知西东。
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;
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。
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齐。
妃嫔媵嫱,王子皇孙,
辞楼下殿,辇来于秦,
朝歌夜弦,为秦宫人。
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
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;
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;
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
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;
辘辘远听,杳不知其所之也。
“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,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;
有不见者,三十六年。
燕、赵之收藏,韩、魏之经营,
齐、楚之精英,几世几年,
剽掠其人,倚叠如山。
一旦不能有,输来其间。
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
弃掷逦迤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
嗟乎!一人之心,千万人之心也。
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;
奈何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?
使负栋之柱,多于南亩之农夫;
架梁之椽,多于机上之工女;
钉头磷磷,多于在庾之粟粒;
瓦缝参差,多于周身之帛缕;
直栏横槛,多于九土之城郭;
管弦呕哑,多于市人之言语。
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;
独夫之心,日益骄固。
戍卒叫,函谷举;
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
呜乎!灭六国者,六国也,非秦也。
族秦者,秦也,非天下也。
嗟乎!使六国各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;
使秦复爱六国之人,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,
谁得而族灭也?
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
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
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
《阿房宫赋》的背景与主题
1. 背景
杜牧生活在唐代,那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华与伟大的时代其中一个。《阿房宫赋》创作于安史之乱前夕,借“阿房宫”这个历史事件,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奢靡生活与民众的疾苦,警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。
2. 主题分析
《阿房宫赋》主要通过对阿房宫的奢华描写,反映了秦始皇的专横与暴虐,强调了豪华之下隐藏的危机。杜牧用极为细腻的笔触,描绘出宫殿的规模与装饰的奢华,表现出其对统治者肆意挥霍的无奈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。
艺术特色
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语言华丽、修辞丰盛,节奏感强。在表现手法上,运用了大量的比喻、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,使得作品既有气势又富有音乐感。
1. 修辞手法
文章采用了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”的排比句式,勾勒出气势宏伟的宫殿布局。而“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”则通过声音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紧张气氛。
2. 视觉意象
“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”不仅描绘了宫殿的巨大,更暗示了秦帝国的统治导致的黑暗与压抑。
3. 情感表达
通过对奢华与淫逸生活的生动描写,杜牧表达了对腐败统治的反感与对人民命运的悲哀,作品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警示。
小编归纳一下
《阿房宫赋》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璀璨明珠,更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。它以生动的语言与深刻的主题震撼着每一位读者,警示着后人对奢华与腐败的审视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读者对《阿房宫赋原文》有了更加全面的领悟,并能够欣赏到其艺术魅力。
在这一作品中,杜牧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与对社会现实的关切,赋予了《阿房宫赋》经典的地位,使之成为后人学者研究的经典之作。希望读者在未来的进修与生活中,能从中获得启示,警惕奢华生活背后的潜在危机。